SCS-2003路橋用輕質泡沫混凝土
組成:發泡劑、發泡設備、拌合設備、輸送設備、澆筑工具
規格:
參數:優化填方技術、縮短工期、降低維護成本、提高安全性
合誠集團控股企業
證券代碼:603909
泡沫混凝土又稱氣泡混合輕質土、泡沫輕質土等,是一種現澆施工形成含有大量封閉氣孔的新型輕質土材料;科勝加固材料公司為您詳解它的應用領域和技術簡介。
SCS路橋用輕質泡沫土系統主要包含發泡劑、發泡設備、拌合設備、輸送設備、澆筑工具;
SCS路橋用輕質泡沫土是通過發泡機的發泡系統將發泡劑用機械方式充分發泡,并將泡沫與水泥漿均勻混合,然后經過發泡機的泵送系統進行現澆施工,經養護所形成的一種含有大量封閉氣孔的新型輕質混凝土材料。
SCS輕質泡沫土路橋填筑技術,是利用泡沫土材料的輕質性、填筑時高流動性、固化自立性等特性,對傳統路橋挖、填方技術進行優化,以達到縮短工期,降低后期維修養護成本,提高路橋的安全可靠性,有效預防和治理路橋病害的目的。
執行標準:
JTG D30《公路路基設計規范》
CJJ/T 177 2012《氣泡混合輕質土填筑工程技術規程》
JG/T 266 - 2011《泡沫混凝土》
產品特性:
輕質性
傳統填充材料經常為覆土及混凝土,其自重較大,SCS輕質泡沫土含有大量氣泡,較一般的土建材料要輕,其容重范圍可在4-13kN/m3之間調節。其輕質性的應用核心在于減輕自重荷載,有效降低路基沉降與滑移風險。
密度和強度可調節性
通過調整輕質泡沫土中氣泡的含有率,可控制輕質泡沫土干密度在300-1200kg/m3之間,控制強度在0.3-7.5MPa范圍內調節(工程上強度主要應用范圍為0.3-1.5MPa)。
高流動性、填充壓力小
由于輕質泡沫土不含普通混凝土的粗集料,其流動性遠高于水泥混凝土(流值180mm左右),施工中具有自流平的特性;施工時可通過軟管泵送:最大水平泵送距離可達900m。
自密實性
由于輕質泡沫土的制作點與現場施工澆筑點可分離,且澆注點占用的施工空間極小,可在狹小空間內施工;結合泡沫土自流平的特性,填充自密實,無須振搗碾壓,施工便捷高效。
固化后的自立性
輕質泡沫土采用水泥為固化劑,故在水泥初凝后形成超固結狀態,固化后具有自立的特性,對其他結構物沒有側壓力。
低彈抗震
1、地下工程在施工完成后仍會產生蠕變變形,易因變形壓力過大而對結構發生破壞。由于輕質泡沫土具有較高壓縮性和良好延性,使其在發生較大的變形之后,不發生整體破壞。因此輕質泡沫土作為隧洞的填充材料,可承擔、吸收變形壓力,改善結構體受力大小。
2、地震發生時,輕質泡沫土密度低,受到的水平慣性力??;同時輕質泡沫土彈性模量低,沖擊能量吸收性能好,對結構的具有很好的軟墊特性,保護結構體不受到地震破壞。
3、輕質泡沫土彈性模量與抗壓強度呈現較好的線性關系,工程上一般取Ec=250qu
水穩特性
1、輕質泡沫土透水系數為10-5~10-6cm/s數量級,介于一般粘性土與軟粘土之間;
2、在有浸水場合使用時,可適當采用防滲土工布等防水措施;
3、浸水及干濕循環對輕質泡沬土強度幾乎沒有影響,可以忽略;
4、輕質泡沫土經浸水后,其干容重增大,但吸水量有限。
5、凍融循環后強度有所下降,但下降量不大。如無試驗資料時,可按容重損失率不大于10%、抗壓強度損失不大于15%要求進行設計。
耐久性、穩定性
1、輕質泡沫土屬水泥基類無機材料,使用壽命與水泥混凝土同等,具備極好的耐久性。
2、當輕質泡沫土離路面頂面大于25cm時,汽車動荷載(接地壓強為0.70MPa)引起的附加應力不超過總應力的l/5(0.14MPa),若輕質泡沫土強度取疲勞強度均值0.88MPa,其應力比Y=0.16,則輕質泡沫土路基可使用N≈1029次。顯然,輕質泡沫土路基能足夠抵抗汽車動荷載,同時其使用年限完全滿足設計要求。
優越的環保特性
輕質泡沫土對土壤、水、空氣等自然環境均無污染作用;同時輕質泡沬土應用于填充工程施工中,可避免高填高挖等對環境的破壞,對保護自然生態環境意義重大、環保優勢明顯;
產品應用:
軟基路段覆土減載換填處理
1、為控制路基沉降,軟土路段的路基處理往往工序復雜,耗時較長。若路基采用容重輕的填料,可減少軟土路基處理量。如采用幵挖原狀土,等載換填輕質材料的工藝方法,理論上路基荷載不增加,沉降就不會發生。
2、采用輕質泡沫土填筑路基,減輕路基自重,可達到有效控制路基沉降的目的。節省路基處理工序,縮短施工工期,普遍適用于軟土路段的道路工程。
3、錢江通道及接線工程南接線段工程中,路面底面以下0-80cm,采用濕容重為6.5KN/m3;路面底面以下80cm以下,采用濕容重為6KN/m3的輕質泡沫土進行填筑;減輕了路基自重,有效控制了路基沉降。
輕質泡沫土填筑高度,宜控制在0.5m-15m之間。
填筑體與路基或斜坡體間的銜接宜采用臺階形式。
當填筑體頂面有坡度要求時,宜在填筑體頂層分級設置臺階。
宜在填筑體底層設置碎石墊層,厚度不小于15cm。
填筑體位于計算水位以上時,與輕質泡沫土銜接的斜坡或臺階,接觸面填土拍實后可直接填筑輕質泡沫土;
當填筑體位于計算水位以下時,其接觸面宜采取防水措施。
橋臺背回填
一般在橋臺背、主橋與引橋軟連接等過渡段,因填料不密實或填料荷載過大、地基的承載力不夠,雨水滲入等原因,產生不均勻沉降,容易造成跳車現象,被稱為橋頭跳車。橋梁70%的維修費用是花費在橋頭跳車的修補上。傳統的處理方法是提高地基的承載力,不但很難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還存在工期過長、造價過高等問題。
舊路橋頭跳車治理時,常規加鋪路面工法直接在原有路面上加鋪新路面,以消減沉降導致的路面坡差;由于增加了荷載,維修后總沉降進一步加大,勢必在后續某一時間需要再次進行同樣的加鋪路面維修,會導致工后維修與工后沉降的惡性循環。
輕質泡沫土工法可對雙排樁橋臺優化為單排樁橋臺。
跨線橋梁減跨
當跨越道路的跨線橋較高時,常規工法為解決橋臺前錐坡放坡長度問題,橋跨數量和長度通常以兩個臺前錐坡坡腳凈距為設計控制依據,其結果是橋梁總長往往遠大于所跨道路要求寬度,本來1跨橋可解決的跨路問題需要2-3跨來解決,如采用薄壁式橋臺,由于臺后填土高、土壓力大,橋臺存在質量風臉;為了抵抗土壓力,勢必大幅提高薄壁橋臺樁基及臺身造價。
利用輕質泡沫土的固化后的自立性、輕質性,對跨線橋梁進行減跨處理。清除地表浮土,對原基面進行簡單處理后,直立填筑輕質泡沫土。固化后零側壓,可外掛裝飾面板,節約工程造價、縮短施工工期。
地下大跨度結構工程的覆土減荷
天津西站始建于八九十年代,2005年重建。地處天津紅橋區,地勢較低,每逢雨季會大量積水,給市民出行造成困擾。為方便行人通行,天津西站重新建設,設計將地面整體墊高2m。但由于地鐵一號線屬早年修建,混凝土框架頂部承受力設計無法承載增加的2m土方重量。如不變更設計,會對原地鐵一號線混凝土框架造成影響。為了減輕頂部壓力,減少承載,經專家論證,將輕質泡沫土填充工藝用于該地表換填工程中。
該項目于2011年3月開始輕質泡沫土回填,4月回填完成。達到了設計減荷目的,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
道路擴建中的加寬路基填筑
隨著經濟發展與交通量的日益增加,我國有不少公路需要進行道路加寬。輕質泡沫土具有容量輕、流動性能好、固化后可自立等特點,用于道路拓寬工程有以下一些優勢:
可垂直填筑、節省用地、減少拆遷、在舊路基上加寬減少新征土地;
可大幅度地降低填土荷重,減少軟基路段新老路基差異沉降及路基附近建筑物的沉降破壞;
通過配管輸送,所需的施工作業面小,對現有交通影響少;
施工工期短,給投資者帶來超前收益。
山區陡峭路段的路基填筑
當公路線路經過山區陡峭路段時?,F澆輕質泡沫土工法較傳統工法具備以下優勢:
降低荷重,減少路基自身的滑動力矩,提高路基的抗滑穩定性;避免路基抗滑設計與施工的高難度和高代價。
避免高填帶來的穩定性問題及大量占用土地資源的弊端。
避免高挖帶來的高邊坡支護代價及對環境的破壞問題。
狹小空間的回填灌漿
輕質泡沫土具有配管泵送,澆注施工點所占空間極小,澆注時具有高流動性,澆注完后可固化且不需要機械碾壓或振搗等優勢,回填這些特殊空洞,可達到施工簡便且能回填密實的效果,為解決空洞回填的難題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手段。
輕質泡沫土彈性模量低,能量吸收性能好,應用于隧道的預留變形層,可抵消地下工程的蠕變變形力,對結構體具有很好的軟墊特性,保護結構體不受到地震的破壞。
輕質泡沫土基坑填筑
建筑物(包括構筑物)基礎與地下室的施工所開挖的地面以下基坑,回填時采用輕質泡沫土;可避免回填不密實導致的建筑物穩定性下降;避免在風載、地震荷載的作用下,水平斥力不足導致的滑移;保證建筑結構的穩定性。
地下廢棄的管線(內裝粗油,化學品)、污水管及其他管線容易導致火災或塌方,采用輕質泡沫土回填可解決這些后患,費用低。
采用輕質泡沫土回填灌漿具有施工簡便、回填速度快、回填充實度高、對地下結構無側向壓力等優點。
SCS路橋輕質泡沫混凝土發泡劑性能指標:
SCS輕質泡沫土干密度等級與濕密度、強度關系參考表:
SCS輕質泡沫土用于路基填筑的性能指標:
SCS輕質泡沫土用于計算水位以下部位填筑的性能指標:
泡沫混凝土 相關資料 | |||
產品中心 | SCS-2003 路橋用輕質泡沫混凝土 | 產品應用 | 輕質泡沫混凝土 |